这时,徐阶才换了一副面孔,显露出杀机,对邹应龙道:我一刻也没有忘记。
邹应龙明白了一切。
按照时间推算,嘉靖四十一年,距离严世蕃入狱已经不远,邹应龙也该明白徐阶的隐忍。这时候,参裕王府门生的谭云鹤,若没有徐阶的授意,他是断然不敢的。
显然,徐阶已经受到首席掌印太监陈洪的压力,不得不放弃谭云鹤。
再有半个时辰便是第二次公审。
就在昨日,在锦衣卫的协同审案下,李孝先是否贱卖了剿倭粮食,已经查清原委。
此刻,知府衙门的右门房,赵云安、俞咨皋和于可远坐在长椅上。
能够作证的,于可远在早前几次公审时都已讲明,且如实记录为案文。这次公审,全是上面的交锋,不再需要于可远作证。但作为重要人证,他必须在场。
因不需要作证,且之前在赵云安私邸时,于可远已经表明心意,要“脚踏两条船”,这时,赵云安和俞咨皋便没有之前那样的顾忌。
“消息你们都听说了,原以为,严嵩会同意邹应龙的弹劾,将谭云鹤召回北京,没想到会这样……”
赵云安表情看不出喜悲,像是在陈述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。
俞咨皋皱着眉,“其实我也想不通。左宝才和季黎那点小伎俩,我们都能识破,严嵩执掌内阁几十年,怎会不清楚。谭云鹤被召回,就没人配合左宝才他们将通倭的干系往上面扯,这对严嵩应该是有利的。”